前言

今天,我的独立博客初具雏形。 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博客呢?有两个原因。其中比较最重要的,是想丰富中文世界里的科技与文化资源,做一个靠谱的专业博客。从1998年父亲攒出家里的第一台电脑,用电信在当时只有32 kbps下行速度的ADSL上网那天算起,我已经有21岁网龄了。可是,直到现在,在生命科学领域我也不能列举出很多优秀的、由中国人编写的专业博客。这是很令人遗憾的现实。所以,我想如果能够把平时自己零零散散地发表在各个平台的文字集中起来,应该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二个原因,是希望对自己发表的内容有更多的掌控。这个观念,是我在澳大利亚读研究生期间,由一位热衷开源软件的朋友D. Zammit引入的。正如他所言,我们对自己发表在公共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并不具有完整的所有权。同时,这些内容会受到平台稳定性和政策的影响。这一问题,在中国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显得尤为突出。独立博客作为一种解决之道,能够让作者享有更多的自由,达到”我的言论我做主,我的言论我负责“的理想状态。

这个博客提供我的原创作品,内容围绕博客的主题展开,专注于向大家提供有益的科研资料,而不是成为记录个人碎碎念的日记本。发表在此的文章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是我对微生物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与细菌种群基因组方面的研究成果。这是相当专业的部分,为此我会用英语写作,以方便国际交流(我相信,能够阅读英文文献,是一名中国科技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其次,是我基于自己的中国文化背景,在访学、考察,科研和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思考、在科普方面的尝试,以及对与科研相关的政策法规的理解。这些内容,会用中文表达。这大概就是“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一现实的体现吧!为了保证博客的简洁与速度,我只在技术性网页开设评论区。除此之外,读者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推特向我联系。我在人文地理方面的作品和生活记录,另行发表在Lofter上。

万宇,2019年3月24日写于墨尔本。